Linux

Linux

Linux的文件与目录结构

Linux的目录结构为树状结构,最顶级的目录为根目录 **/**。其他目录通过挂载可以将它们添加到树中,通过解除挂载可以移除它们。

路径:

* 绝对路径:路径的写法,由根目录 **/** 写起,例如: /usr/share/doc 这个目录
* 相对路径:路径的写法,不是由 **/** 写起,例如由 /usr/share/doc 要到/usr/share/man 底下时,可以写成: **cd ../man** 这就是相对路径的写法

处理目录的常用命令

  • ls(英文全拼:list files): 列出目录及文件名
  • cd(英文全拼:change directory):切换目录
  • pwd(英文全拼:print work directory):显示目前的目录
  • mkdir(英文全拼:make directory):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 rmdir(英文全拼:remove directory):删除一个空的目录
  • cp(英文全拼:copy file): 复制文件或目录
  • rm(英文全拼:remove): 删除文件或目录
  • mv(英文全拼:move file): 移动文件与目录,或修改文件与目录的名称

ls 列出所有目录

1
2
3
ls -a # 查看全部的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ls -d # 仅列出目录本身,而不是列出目录内的文件数据
ls -l # 长数据串列出,包含文件的属性与权限等等数据

cd 切换目录

1
cd /usr/etc # 切换到根目录下的usr目录内的etc文件夹内

pwd 显示所在的目录

1
2
pwd # 可以显示出当前所在的文件夹的绝对路径
pwd -P # -P :显示出确实的路径,而非使用链接 (link) 路径。 通过ls -l 查看当前是否使用链接档

mkdir 创建新的目录

1
2
mkdir -m 771 eeee # 创建一个文件夹斌且赋予权限为 711
mkdir -p eeee # 递归创建文件夹,如果当前文件夹不存在那么就递归创建文件夹

rmdir 删除空的目录

1
2
rmdir -m eeee/elysia # 递归删除文件夹 
# rmdir 只能删除空的目录,可以使用rm命令来删除非空目录

cp 复制文件或者目录

  • -a:相当於 -pdr 的意思;
  • -d:若来源档为链接档的属性(link file),则复制链接档属性而非文件本身;
  • -f:为强制(force)的意思,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且无法开启,则移除后再尝试一次;
  • -i:若目标档(destination)已经存在时,在覆盖时会先询问动作的进行(常用)
  • -l:进行硬式链接(hard link)的链接档创建,而非复制文件本身;
  • -p:连同文件的属性一起复制过去,而非使用默认属性(备份常用);
  • -r:递归持续复制,用於目录的复制行为;(常用)
  • -s:复制成为符号链接档 (symbolic link),亦即『捷径』文件;
  • -u:若 destination 比 source 旧才升级 destination !
1
cp soc/111.sh aim # 将soc下的111.sh复制到aim文件夹下

rm 删除文件或者目录

  • -f :就是 force 的意思,忽略不存在的文件,不会出现警告信息;
  • -i :互动模式,在删除前会询问使用者是否动作
  • -r :递归删除啊!最常用在目录的删除了!这是非常危险的选项!!!
1
rm 111.sh # 会有主动询问

mv 移动文件和目录或者修改名称

  • -f :force 强制的意思,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不会询问而直接覆盖;
  • -i :若目标文件 (destination) 已经存在时,就会询问是否覆盖!
  • -u :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且 source 比较新,才会升级 (update)
1
2
mv 111.sh ../aim # 将 111.sh移到外面一层文件中的aim文件夹中
mv 111.sh 222.sh # 将 111.sh 移动到当前文件中的222.sh,也就是重命名

查看文件内容

  • cat 由第一行开始显示文件内容
  • tac 从最后一行开始显示,可以看出 tac 是 cat 的倒着写!
  • nl 显示的时候,顺道输出行号!
  • more 一页一页的显示文件内容
  • less 与 more 类似,但是比 more 更好的是,他可以往前翻页!
  • head 只看头几行
  • tail 只看尾巴几行

文件的基本属性

Linux 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多用户系统,不同的用户处于不同的地位,拥有不同的权限。

为了保护系统的安全性,Linux 系统对不同的用户访问同一文件(包括目录文件)的权限做了不同的规定。

在 Linux 中我们通常使用以下两个命令来修改文件或目录的所属用户与权限:

  • chown (change owner) : 修改所属用户与组。
  • chmod (change mode) : 修改用户的权限。

通过 ll 或者 ls -l 来查看当前的权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drwxr-xr-x. 2 root   root   20 Apr  9 16:16 aim
drwxr-xr-x. 2 elysia elysia 6 Mar 28 20:36 Desktop
drwxr-xr-x. 2 root root 6 Apr 2 07:09 docker_
drwxr-xr-x. 2 elysia elysia 6 Mar 28 20:36 Documents
drwxr-xr-x. 2 elysia elysia 6 Mar 28 20:36 Downloads
drwxr-xr-x. 2 elysia elysia 6 Mar 28 20:36 Music
drwxr-xr-x. 2 elysia elysia 6 Mar 28 20:36 Pictures
drwxr-xr-x. 2 elysia elysia 6 Mar 28 20:36 Public
drwxr-xr-x. 2 root root 6 Apr 9 16:15 soc
drwxr-xr-x. 2 elysia elysia 6 Mar 28 20:36 Templates
drwxr-xr-x. 2 elysia elysia 6 Mar 28 20:36 Videos

从中拿出一条细讲

Linux的第一个字符代表这个文件是什么类型的

  • 当为 d 则是目录
  • 当为 - 则是文件;
  • 若是 l 则表示为链接文档(link file);
  • 若是 b 则表示为装置文件里面的可供储存的接口设备(可随机存取装置);
  • 若是 c 则表示为装置文件里面的串行端口设备,例如键盘、鼠标(一次性读取装置)。

drwxr-xr-x. 除第一个字符外,其余三个为一组,代表三种不同的权限

2 有多少硬链接

root 拥有者名字

root 组的名字

20 大小

Apr 9 16:16 最后的更新时间

aim 文件名

文件的权限

对于文件来说,它都有一个特定的所有者,也就是对该文件具有所有权的用户。

同时,在Linux系统中,用户是按组分类的,一个用户属于一个或多个组。

文件所有者以外的用户又可以分为文件所属组的同组用户和其他用户。

因此,Linux系统按文件所有者、文件所有者同组用户和其他用户来规定了不同的文件访问权限。

在以上实例中,mysql 文件是一个目录文件,属主和属组都为 mysql,属主有可读、可写、可执行的权限;与属主同组的其他用户有可读和可执行的权限;其他用户也有可读和可执行的权限。

对于 root 用户来说,一般情况下,文件的权限对其不起作用。

chgrp 更改文件属组

1
2
chgrp [-R] 属组名 文件名
chgrp elysic soc

chown 更改文件所有者,也可以同时更改文件所属组。

1
2
chown [–R] 所有者 文件名
chown [-R] 所有者:属组名 文件名

chmod 更改文件9个属性

Linux文件属性有两种设置方法,一种是数字,一种是符号。

Linux 文件的基本权限就有九个,分别是 owner/group/others(拥有者/组/其他) 三种身份各有自己的 read/write/execute 权限。

先复习一下刚刚上面提到的数据:文件的权限字符为: -rwx rwx rwx , 这九个权限是三个三个一组的!其中,我们可以使用数字来代表各个权限,各权限的分数对照表如下:

  • r:4
  • w:2
  • x:1

每种身份(owner/group/others)各自的三个权限(r/w/x)分数是需要累加的,例如当权限为: -rwxrwx— 分数则是:

  • owner = rwx = 4+2+1 = 7
  • group = rwx = 4+2+1 = 7
  • others= — = 0+0+0 = 0
1
chmod [-R] xyz 文件或目录

还有一个改变权限的方法,从之前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发现,基本上就九个权限分别是:

  • user:用户
  • group:组
  • others:其他

如果我们需要将文件权限设置为 -rwxr-xr– ,可以使用 chmod u=rwx,g=rx,o=r 文件名

Linux系统用户账号的管理

Linux系统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任何一个要使用系统资源的用户,都必须首先向系统管理员申请一个账号,然后以这个账号的身份进入系统。

用户的账号一方面可以帮助系统管理员对使用系统的用户进行跟踪,并控制他们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用户组织文件,并为用户提供安全性保护。

每个用户账号都拥有一个唯一的用户名和各自的口令。用户在登录时键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口令后,就能够进入系统和自己的主目录。

实现用户账号的管理,要完成的工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用户账号的添加、删除与修改。用户口令的管理。用户组的管理。

创建用户

1
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c comment 指定一段注释性描述。

-d 目录 指定用户主目录,如果此目录不存在,则同时使用-m选项,可以创建主目录。

-g 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G 用户组,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附加组。

-s Shell文件 指定用户的登录Shell。

-u 用户号 指定用户的用户号,如果同时有-o选项,则可以重复使用其他用户的标识号。

1
2
3
useradd –d  /home/joke -m joke # 创建一个joke的用户,不需要提前创建joke文件夹
useradd -s /bin/sh -g group –G joke,root gem # 此命令新建了一个用户gem,该用户的登录Shell是 /bin/sh,它属于group用户组,同时又属于adm和root用户组,
# 其中group用户组是其主组。

删除用户

1
userdel 选项 用户名

常用的选项是 -r,它的作用是把用户的主目录一起删除。

修改账户

1
usermod 选项 用户名

常用的选项包括-c, -d, -m, -g, -G, -s, -u以及-o等,这些选项的意义与useradd命令中的选项一样,可以为用户指定新的资源值。

另外,有些系统可以使用选项:-l 新用户名

用户口令的管理

用户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用户口令的管理。用户账号刚创建时没有口令,但是被系统锁定,无法使用,必须为其指定口令后才可以使用,即使是指定空口令。

指定和修改用户口令的Shell命令是passwd。超级用户可以为自己和其他用户指定口令,普通用户只能用它修改自己的口令。命令的格式为:

1
passwd 选项 用户名

-l 锁定口令,即禁用账号。

-u 口令解锁。

-d 使账号无口令。

-f 强迫用户下次登录时修改口令。

用户组的管理

增加一个新的用户组

1
groupadd 选项 用户组

可以使用的选项有:

-g GID 指定新用户组的组标识号(GID)。

-o 一般与-g选项同时使用,表示新用户组的GID可以与系统已有用户组的GID相同。

删除一个已有的用户组

1
groupdel 用户组

修改用户组的属性

1
groupmod 选项 用户组

常用的选项有:

-g GID 为用户组指定新的组标识号。

-o 与-g选项同时使用,用户组的新GID可以与系统已有用户组的GID相同。

-n新用户组 将用户组的名字改为新名字

如果一个用户同时属于多个用户组,那么用户可以在用户组之间切换,以便具有其他用户组的权限。

用户可以在登录后,使用命令newgrp切换到其他用户组,这个命令的参数就是目的用户组。例如:

1
$ newgrp root

这条命令将当前用户切换到root用户组,前提条件是root用户组确实是该用户的主组或附加组。类似于用户账号的管理,用户组的管理也可以通过集成的系统管理工具来完成。

与用户账号有关的系统文件

完成用户管理的工作有许多种方法,但是每一种方法实际上都是对有关的系统文件进行修改。

与用户和用户组相关的信息都存放在一些系统文件中,这些文件包括/etc/passwd, /etc/shadow, /etc/group等。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文件的内容。

/etc/passwd文件是用户管理工作涉及的最重要的一个文件。

Linux系统中的每个用户都在/etc/passwd文件中有一个对应的记录行,它记录了这个用户的一些基本属性。

这个文件对所有用户都是可读的。它的内容类似下面的例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cat /etc/passwd

root:x:0:0:Superuser:/:
daemon:x:1:1:System daemons:/etc:
bin:x:2:2:Owner of system commands:/bin:
sys:x:3:3:Owner of system files:/usr/sys:
adm:x:4:4:System accounting:/usr/adm:
uucp:x:5:5:UUCP administrator:/usr/lib/uucp:
auth:x:7:21:Authentication administrator:/tcb/files/auth:
cron:x:9:16:Cron daemon:/usr/spool/cron:
listen:x:37:4:Network daemon:/usr/net/nls:
lp:x:71:18:Printer administrator:/usr/spool/lp:
sam:x:200:50:Sam san:/home/sam:/bin/sh

用户名:口令:用户标识号:组标识号:注释性描述:主目录:登录Shell

存在伪用户在/etc/passwd文件中也占有一条记录,但是不能登录,因为它们的登录Shell为空。它们的存在主要是方便系统管理,满足相应的系统进程对文件属主的要求。

常见的伪用户如下所示:

1
2
3
4
5
6
7
伪 用 户 含 义 
bin 拥有可执行的用户命令文件
sys 拥有系统文件
adm 拥有帐户文件
uucp UUCP使用
lp lp或lpd子系统使用
nobody NFS使用

拥有账户文件

1、除了上面列出的伪用户外,还有许多标准的伪用户,例如:audit, cron, mail, usenet等,它们也都各自为相关的进程和文件所需要。

由于/etc/passwd文件是所有用户都可读的,如果用户的密码太简单或规律比较明显的话,一台普通的计算机就能够很容易地将它破解,因此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Linux系统都把加密后的口令字分离出来,单独存放在一个文件中,这个文件是/etc/shadow文件。 有超级用户才拥有该文件读权限,这就保证了用户密码的安全性。

2、/etc/shadow中的记录行与/etc/passwd中的一一对应,它由pwconv命令根据/etc/passwd中的数据自动产生

它的文件格式与/etc/passwd类似,由若干个字段组成,字段之间用”:”隔开。这些字段是:

1
登录名:加密口令: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最小时间间隔:最大时间间隔:警告时间:不活动时间:失效时间:标志
  1. “登录名”是与/etc/passwd文件中的登录名相一致的用户账号
  2. “口令”字段存放的是加密后的用户口令字,长度为13个字符。如果为空,则对应用户没有口令,登录时不需要口令;如果含有不属于集合 { ./0-9A-Za-z }中的字符,则对应的用户不能登录。
  3. “最后一次修改时间”表示的是从某个时刻起,到用户最后一次修改口令时的天数。时间起点对不同的系统可能不一样。例如在SCO Linux 中,这个时间起点是1970年1月1日。
  4. “最小时间间隔”指的是两次修改口令之间所需的最小天数。
  5. “最大时间间隔”指的是口令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数。
  6. “警告时间”字段表示的是从系统开始警告用户到用户密码正式失效之间的天数。
  7. “不活动时间”表示的是用户没有登录活动但账号仍能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数。
  8. “失效时间”字段给出的是一个绝对的天数,如果使用了这个字段,那么就给出相应账号的生存期。期满后,该账号就不再是一个合法的账号,也就不能再用来登录了。

下面是/etc/shadow的一个例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cat /etc/shadow

root:Dnakfw28zf38w:8764:0:168:7:::
daemon:*::0:0::::
bin:*::0:0::::
sys:*::0:0::::
adm:*::0:0::::
uucp:*::0:0::::
nuucp:*::0:0::::
auth:*::0:0::::
cron:*::0:0::::
listen:*::0:0::::
lp:*::0:0::::
sam:EkdiSECLWPdSa:9740:0:0::::

用户组的所有信息都存放在/etc/group文件中。

将用户分组是Linux 系统中对用户进行管理及控制访问权限的一种手段。

每个用户都属于某个用户组;一个组中可以有多个用户,一个用户也可以属于不同的组。

当一个用户同时是多个组中的成员时,在/etc/passwd文件中记录的是用户所属的主组,也就是登录时所属的默认组,而其他组称为附加组。

用户要访问属于附加组的文件时,必须首先使用newgrp命令使自己成为所要访问的组中的成员。

用户组的所有信息都存放在/etc/group文件中。此文件的格式也类似于/etc/passwd文件,由冒号(:)隔开若干个字段,这些字段有:

1
组名:口令:组标识号:组内用户列表
  1. “组名”是用户组的名称,由字母或数字构成。与/etc/passwd中的登录名一样,组名不应重复。
  2. “口令”字段存放的是用户组加密后的口令字。一般Linux 系统的用户组都没有口令,即这个字段一般为空,或者是*。
  3. “组标识号”与用户标识号类似,也是一个整数,被系统内部用来标识组。
  4. “组内用户列表”是属于这个组的所有用户的列表,不同用户之间用逗号(,)分隔。这个用户组可能是用户的主组,也可能是附加组。

/etc/group文件的一个例子如下:

1
2
3
4
5
6
7
root::0:root
bin::2:root,bin
sys::3:root,uucp
adm::4:root,adm
daemon::5:root,daemon
lp::7:root,lp
users::20:root,sam

添加批量用户

添加和删除用户对每位Linux系统管理员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比较棘手的是如果要添加几十个、上百个甚至上千个用户时,我们不太可能还使用useradd一个一个地添加,必然要找一种简便的创建大量用户的方法。Linux系统提供了创建大量用户的工具,可以让您立即创建大量用户,方法如下:

先编辑一个文本用户文件。

每一列按照/etc/passwd密码文件的格式书写,要注意每个用户的用户名、UID、宿主目录都不可以相同,其中密码栏可以留做空白或输入x号。一个范例文件user.txt内容如下:

1
2
3
4
5
6
user001::600:100:user:/home/user001:/bin/bash
user002::601:100:user:/home/user002:/bin/bash
user003::602:100:user:/home/user003:/bin/bash
user004::603:100:user:/home/user004:/bin/bash
user005::604:100:user:/home/user005:/bin/bash
user006::605:100:user:/home/user006:/bin/bash

以root身份执行命令 /usr/sbin/newusers,从刚创建的用户文件user.txt中导入数据,创建用户:

1
# newusers < user.txt

然后可以执行命令 vipwvi /etc/passwd 检查 /etc/passwd 文件是否已经出现这些用户的数据,并且用户的宿主目录是否已经创建。

执行命令/usr/sbin/pwunconv

/etc/shadow 产生的 shadow 密码解码,然后回写到 /etc/passwd 中,并将/etc/shadowshadow密码栏删掉。这是为了方便下一步的密码转换工作,即先取消 shadow password 功能。

1
# pwunconv

编辑每个用户的密码对照文件。

格式为:

1
用户名:密码

实例文件 passwd.txt 内容如下:

1
2
3
4
5
6
user001:123456
user002:123456
user003:123456
user004:123456
user005:123456
user006:123456

以 root 身份执行命令 /usr/sbin/chpasswd

创建用户密码,chpasswd 会将经过 /usr/bin/passwd 命令编码过的密码写入 /etc/passwd 的密码栏。

1
# chpasswd < passwd.txt

确定密码经编码写入/etc/passwd的密码栏后。

执行命令 /usr/sbin/pwconv 将密码编码为 shadow password,并将结果写入 /etc/shadow

1
# pwconv

这样就完成了大量用户的创建了,之后您可以到/home下检查这些用户宿主目录的权限设置是否都正确,并登录验证用户密码是否正确。


Linux
http://example.com/2024/04/09/linux/
作者
smg
发布于
2024年4月9日
许可协议